一、基本情况:
龚伟,男,江苏响水人,任职于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含化学、生物、物理等方向)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学前教育研究
二、教育经历:
博士:2010年9月-2013年12月,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育专业
三、工作经历:
2014年1月-至今,工作于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四、主要教授课程:
本科生:化学课标研究与教材研究、微格教学与诊断
研究生:化学课标研究与教材研究、微格教学与诊断
成教生:学前儿童教育相关课程、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五、科研项目:
2015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SCG354):国内外科学教科书习题质量比较研究(主持人,已结题);
2016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课题(2016M592019):科学教科书习题质量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主持人,已结题);
2019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9SCG312):小学生科学阅读素养调查研究(主持人,已结题);
2024年度浙江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学生发展的“学科课标研究与教材研究”课程重构研究(主持人,在研)。
六、科研论文:
Wei Gong, Yijing Shen, Jiaqi Bao, Yike Ying, Hanzhou, Zhifeng Wu. (2021). Professor Haowen Xu: The founder of exercise biochemistry in China, Protein & Cell.
Wei Gong, Leiyi Cui, Yike Ying, Yijing Shen, Jiaqi Bao. (2021). Professor Cuifen Huang: a great molecular geneticist and the founder of genetic engineering in China, Protein & Cell.
Wei Gong, Fangfang Wang, Yike Ying. (2020). Professor Li-pin King——A Famous Physiologist in China, Protein & Cell.
龚伟,李大卫,周涵,吴静静,顾琪芳,应益可.(2020).幼儿参与社会培训现象中的家长应对,早期教育.
龚伟,应益可.(2020).旨在诊断与改进的德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述评及启示,教育测量与评价.
龚伟,应益可.(2019). “三重表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5以内的加减法”为例,教学月刊.
龚伟,沈依靖,应益可.(2019). 初中生物学教材习题设计的问题及其改进,教学与管理.
龚伟,冯宁,应益可.(2018). 我国生物学竞赛研究现状分析与思考——基于文献比较的视角,中学生物学.
龚伟,钱瑶,汪芳芳.(2018). 美国马萨诸塞州科学课程框架述评及启示,现代中小学教育.
龚伟,汪芳芳.(2018). “整体学习”视角下的亲子活动设计微探——以“小猴爬山”游戏为例,教育导刊.
龚伟,汪芳芳,陈世琴.(2017). 食盐(NaCl)真的可以“运”冰吗,化学教与学.
龚伟,汪芳芳.(2017). 幼儿科学素质培养“立足点”小议——对“生活中的‘弯曲’”一课的评析,教育导刊.
龚伟,吴静婕,周虹.(2017). 《生物学教学》杂志中史学文献的统计分析,生物学教学.
龚伟,毛培欣,张文潇. (2017). 美国德克萨斯州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述评,化学教与学.
龚伟,吴静婕,李佳峰. (2017). PISA 2015测试结果究竟应该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基于上海、江苏两地学生的比较,教育导刊.
龚伟,傅权嵚. (2017). 强化整体设计,凸显习题功能——《科学探索者》习题特色分析,化学教学.
龚伟,傅权嵚. (2016). “知识”“过程”“情感”的巧妙融合——对“圆的认识”一节课的评析,教学月刊.
龚伟,汪芳芳,陈嘉文. (2016).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氯水微粒知多少”一课的教学实录与反思,化学教与学.
龚伟,王祖浩. (2015). 美国“科学能力计划”研究概况述评及启示,基础教育.
龚伟. (2014). “初步认识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的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化学教与学.
龚伟,王玮,丁珣,陈赟. (2013). 中考化学试题情境创设的系统研究,化学教育.
龚伟,占小红,张新宇. (2012). 垂直一致:美国一致性研究的新热点,外国教育研究.
龚伟,王祖浩,钱智涌. (2012). 高中生“化学守恒”思维水平状况的调查分析,化学教育
龚伟,陈赟,丁珣. (2012).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命制探讨,化学教学.
龚伟,陈赟,丁珣. (2012). 新课程中考化学试题特点评析及教学启示,化学教学.
龚伟,王祖浩,谢安琪. (2012). 新课程化学高考“反应原理”试题特征的比较研究,化学教育.
七、本科生培养情况:
1) 2013级化学教育本科生陈嘉文考入华东师大攻读硕士学位;
2) 2015级科学教育本科生廖周敏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3) 2016级科学教育本科生崔乐怡保送华东师大攻读硕士学位、科学教育本科生金迪彬考入上海师大攻读硕士学位;
4) 2017级科学教育本科生姜炜考入华东师大攻读硕士学位;
5) 2018级科学教育本科生胡凌鸣保送华东师大攻读硕士学位、化学教育本科生李晓晴考入华东师大攻读硕士学位;
6) 2019级化学教育本科生柴泽宇考入东北师大攻读硕士学位、科学教育本科生徐宇飞考入南京师大攻读硕士学位;
7) 2021级化学教育本科生詹海民考入华东师大攻读硕士学位、科学教育本科生徐佩琦考入华东师大攻读硕士学位......
八、研究生培养情况:
1) 2017级硕士生汪芳芳获得浙江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2) 2018级硕士生应益可考入德国洪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3) 2018级硕士生沈依靖获得浙江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4) 2019级硕士生李大卫、吴静静、周涵获得浙江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5) 2021级硕士生胡志杰获得2022年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化学)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6) 2022级硕士生谢汝佳获得2023年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化学)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7) 2021级硕士生胡志杰获得浙江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8) 2021级硕士生申海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浙江师范大学校级优秀学位论文;
9) 2022级硕士生谢汝佳获得浙江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九、联系方式:
1) E-mail:yzugw@163.com
2) 办公地点:爬山虎小院8号楼21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