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研究生参加第七届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学术年会暨硕博生论坛

时间:2022-12-20浏览:10设置

20221217-18日,由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及湖北省心理学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学术年会暨硕博生论坛”在线召开。来自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师、硕博研究生、区域基础教育监测机构人员及中小学一线教师代表参会,会议期间通过直播平台、在线会议等形式观看的总人数约3.42万人次。中心在读研究生伍小斌、苏胜、谢珊和潘索露受邀参加会议。

教育博士、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主任伍小斌在“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服务与提升”分会场报告的题目是《学习质量调查:区域教育质量管理的转型》。学习质量调查”是借鉴教育质量监测技术,进行学生学习状况、学生成长环境的调查,结合学生学业水平监测情况,进行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诊断分析,以帮助学校改进教育教学管理的评价改革实践。基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区域在构建与巩固学习质量调查机制的十余年来,创造性地从框架建构与数据采集、信息表达与调研反馈、技术下沉与循证提升三方面形成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整体解决方案。

文本  描述已自动生成

硕士研究生苏胜在“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与教育政策”分会场报告的题目是《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该研究共分为3个方面展开:其一,以往研究仅仅关注少量非智力因素而没有考虑到更大范围内的组合,且广泛采用的问卷年代已经较为久远,故需要对量表进行修订,以满足非智力因素测量的需要,本研究编制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满足该需求。其二,因测量的因素较多,如果采用普通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可能会存在多元共线性的问题;且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也并不一定是线性的,故本研究采用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认知神经网络与基础的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对比,以找到适合变量较多、数据较少时的分析方法,经检验,随机森林算法具有最好的表现。其三,探讨了非智力因素在不同科目不同年级上影响的差异。结果发现,无论在何科目,随着年级的增加,智力因素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都逐渐减小,在九年级时,大量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都对大于智力因素。并且,其在不同的科目上也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好胜心在英语课堂的发展就明显快于语文和数学,但都在9年级达到高峰。可见,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在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年级中效果并不完全一致,其存在一定的差异。

文本  描述已自动生成

硕士研究生谢珊在“学科监测”第一分会场报告的题目是《基于GAP的高中生物学教科书插图的质量研究》。教科书插图的最终落脚点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插图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插图的教育功能以及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的效果。本文对Slough等人构建的图像分析工具GAP进行调整和修改,利用修改后的GAP对人教版和浙科版教科书中的插图从系统性、毗邻性、参考索引、标题和语义关系上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在系统性上,人教版中低系统性插图所占比例较大,而浙科版恰恰相反,侧重于高系统性插图,其原因可能与照片和流程图的使用率有关;在毗邻性上,人教版和浙科版70%以上的插图都能直接与文本相邻;在参考索引上,由于教科书布局的不同,使得人教版插图被文本的引用率远低于浙科版;在标题上,两个版本插图的分布具有一致性;在语义关系上,两版本插图均以表征性插图为主,且组织性插图的比例略低。

硕士研究生潘索露在“学前、高中教育质量监测”分会场报告的题目是《生物学高考情境化试题分析框架建构及其应用研究》。当前核心素养是中国新一轮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情境的设置至关重要,情境化试题为达成这一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媒介。情境化试题由情境和问题两部分构成,情境所带来的是一个主体和一个背景,问题主要指对应的待完成的任务。该研究基于国际上较为系统的罗日叶情境类型学的情境化试题分析框架,重新建构生物学高考情境化试题分析框架,既体现了生物学学科特点,也符合国内现有的生物学情境化试题的特点。该框架将情境分为辨别参数、内容参数和装扮参数3个一级维度,包括11个二级维度和具体指标。经一致性检验合格后,将该框架应用于2016-2022年浙江生物学选考情境化试题分析,在各维度得出结果并进行分析。基于分析数据,该研究在教学导向和高考导向两个方面提出了情境化试题的教育意义。

中心研究生的报告展示了中心最新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和极大兴趣。


浙江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版权所有 © 2017-2027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政编码:321004
电子邮箱:aeq@zjnu.cn    管理登陆